您当前位置: 首页-市场 > -正文

瞭望 | 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托举战机翱翔的青春力量 全球快资讯

来源: 新华网2023-05-05 11:59:45

航空工业的一小步,背后是成百上千项技术的突破创新。10年来,沈飞的“罗阳青年突击队”共组建2000余次,解决各类生产技术质量问题千余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有的突击队人员短缺,任务繁重,其他突击队的队员们也加入进来,把别人的活当成自己的活

有人说,沈飞的“大国工匠”不产自车间,而是来自阳台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炳坤 于也童 武江民

在有着“中国歼击机摇篮”之称的航空工业沈飞,不论是厂区大道旁,还是车间墙壁上,一面面“罗阳青年突击队”的红色旗帜格外醒目。

罗阳是航空报国英模。

2012年11月,我国歼-15舰载机首次成功完成着舰起降试验。担任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的航空工业沈飞公司总经理罗阳因突发心肌梗死,猝然离去,走过了航空报国的一生。

英雄走了,他牵挂的航空事业从未停歇。2013年,沈飞以“罗阳”的名字命名,以“青年突击队”为载体,组织广大青年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学罗阳,做先锋,当尖兵。

拥有“文墨精度”的方文墨、赫赫有名的“王牌铣工”王刚、用3D打印为战机制作零件的李晓丹……10年来,“罗阳青年突击队”面对科技高峰不畏难,用顽强意志不断占领航空技术制高点,将一架架战鹰送上蓝天。

挑战每一个“不可能”

微卷的中长发、整洁的蓝色工装,李晓丹说起话来眼角带笑,温柔而坚定。在她手中,不管多么笨重、复杂的飞机零部件,都能变得轻巧。

2012年,李晓丹博士毕业加入沈飞。彼时,沈飞正沉浸在罗阳离开的悲痛中,大伙心里都憋着一股劲,要研制出更多、更好的舰载机。“罗阳青年突击队”成立时,李晓丹果断报名,把目标瞄向国内航空制造领域的前沿——金属增材制造技术。

“别说做,很多人都没听过这项技术。”李晓丹说,增材制造就是大家现在熟知的3D打印,当时,国内航空领域对将多个构件组合零件进行一体化打印的开发几乎为零。“别的国家正在研究,我心里也没底,就知道要抢在他们前面,尽快突破。”

厂房改造和设备研制同步进行。为减少对设备的灰尘污染,李晓丹带着几名队员,用塑料棚将设备罩起来,头戴安全帽,在狭小空间内反复调试设备,一待就是一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28天,简陋的塑料棚里传来好消息:一个完整的三通管路件成功落地。这也是沈飞第一个3D打印的航空零件。李晓丹这样形容它的诞生,“像一把小刀,在漆黑的夜里豁开一个小口,令人振奋无比”。

随后的8个月里,李晓丹带领团队乘胜追击,对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展开了全方位工艺研究和产品性能测试,光试验数据及分析报告就完成了800多页。

2016年10月,经无数次试验,一台搭载着数十项增材制造零件的产品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增材制造技术步入工程化应用阶段。

航空工业的每一小步,背后都是成百上千项技术的突破创新。10年来,沈飞的“罗阳青年突击队”共组建2000余次,解决各类生产技术质量问题千余项。

目前,李晓丹创新团队已全面掌握3D打印从研制、加工到应用的全部技术,并在飞机制造领域广泛应用。

把奇迹镌刻在蓝天

4月中旬,记者走进沈飞34厂的加工车间,看见田芳正手拿气钻,定位、制孔、铆接一气呵成。田芳是34厂的一名铆装钳工,常年行走在毫厘之间。各式各样的零件送到厂子后,田芳要通过制孔、铆接,磨平不同零件间的累积误差,使它们严丝合缝,毫厘不差。

一架飞机身上有数百万个零件,每一个既要精益求精,组合在一起也要成为一体。“罗阳青年突击队”也是如此。

装配生产线上,铆装钳工有时需来回搬运、反复安装几十斤重的零组件,有时需钻进狭小的飞机内部,趴、躺、跪,甚至被倒吊着作业。不管多忙多累,田芳从来不喊苦。“飞机制造不只是我的事,不能让生产停在我的手里。”

碰到涉及多道工序、多项任务的组建制作,多支“罗阳青年突击队”就会加入其中。有一天接近凌晨,田芳所在的突击队刚完成前期工作,就接到另一个突击队的电话,询问进程。听说田芳完成铆装,其他突击队的队员马上从家里赶来进行下一道工序。有的突击队人手短缺,任务繁重,其他突击队的队员们也加入进来,把别人的活当成自己的活。

走进沈飞,像这样争当罗阳、齐心勠力赶工期、抢任务的场面随处可见。王刚是第一批“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在他的劳模创新工作室里,汇聚了10个生产厂、不同工种的80多个技能精英。“大家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在碰撞中破解了不少技术难题。”王刚说。

续写航空新辉煌

有人说,沈飞的“大国工匠”不产自车间,而是来自阳台。

航空产品装配、调试精度要求高,许多技能工人白天在车间忙碌,晚上就在自家阳台苦练,不断挑战技能新高度。

“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孙志强,是大飞机的“神经科医生”。飞机上装配的电缆和导管有成千上万根,总长加起来近100公里。孙志强和团队要把它们分毫不差地安装、敷设到飞机的每一个角落,确保经络通畅。许多电缆、导管连接处空间狭小闭塞,需要很高的装配技术,实现手感安装。

为练好手感,孙志强省钱买工具、练习器件,在家里的阳台搭建起了3.5平方米的工作室。每天吃完晚饭,他就蒙上眼睛,模拟飞机内部的安装环境,一遍又一遍地组装……每个动作要练习成千上万次。

凭借这份从阳台上练就的手感,孙志强很快熟悉了相关零部件的外形,形成了“肌肉记忆”,别人20分钟才能完成的单元操作,他1分钟就能搞定。

在孙志强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份阳台上练就的技艺被传承下来。“90后”张潇文2016年来到沈飞,就在公司附近租下了一间房子,每天晚上练习技能,一遍一遍重复相同动作。

2020年,在第十六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张潇文夺得金牌,后又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目前,孙志强劳模创新工作室有主要成员27人,他们围绕飞机生产一线,先后提出合理化建议100多条,创新改进装配调试方法15种,改进工装夹具20余件,成功申报并拥有国家发明专利、国防专利、实用新型专利90多项,累计为企业创造了700多万元的综合经济效益。

大国崛起,匠心筑梦。在沈飞,像张潇文这样投身梦想,勇于奉献的青年人还有不少。“方文墨班”是沈飞有名的“冠军班”,在师傅方文墨的带领下,班组9人中有3人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冠军和金奖,4人获得省、市级技能冠军,共计斩获市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冠军12个,引领着国产航空器零部件加工的极限精度。

1994年出生的杨国心,脸上还略带“婴儿肥”,但已经是沈飞二级技能专家、高级技师;1991年出生的耿伟华,已享受辽宁省高技能人才特殊津贴……

一批又一批的青年人在罗阳精神感召下,加入航空事业。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罗阳青年突击队”近年来不断扩大,累计有37万人次青年人参与其中。一架架中国战机在他们手中更新迭代,穿梭于祖国的万里蓝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