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市场 > -正文

八十多年前,读大学要花多少钱

来源: 东方资讯2023-06-16 09:59:00


(资料图片)

文|纪习尚

今年,1291万学子参加高考,预计将有1000万人以上能圆大学梦。而在1949年之前的中国,经济落后、战乱频仍,只有少数青年有机会读大学。比如1937年,国立山东大学报考人数2000余人,只有196人被录取;1940年,全国公立高等院校录取的总人数仅为18151人,加上私立大学,也不过几万人。同时,那个时代也有填报高考志愿的指导书,如1937年的《升学指南》就介绍了二十多所大学的详细情况,包括所设学科、毕业年限、学费等。

笔者翻阅史料了解到,上世纪30年代各大学是独立命题招生,一到招考季,考生要乘船、乘车,甚至步行奔波于多个城市。举例来说,一个考生从济南到北京投考大学,需要来回旅费、一周左右的住宿费、伙食费等费用。1934年,一张从济南到北京的三等火车票,价格8.9元,是普通人一个多月的伙食费;考试费又需要2元,再加上住宿、吃饭,一场考试下来要30元左右,相当于当时工薪阶层一个月的收入。

1935年,来自僻远乡村的学生张镜予,在《东方杂志》上讲述了自己投考大学的曲折经过。他的家乡,是一个不足二百人的小村庄,世世代代以耕作为生,他是村里的第一个读书人。读到中学后,家族就不支持他继续读书了,认为安安稳稳地守住祖先的田地才是正业。张镜予虽然理解长辈的苦心,但无法扑灭梦想的火苗。为了能够节省一个学期的学费,他决定报考大学插班生,直接进入大学一年级学习。那年春节,张镜予就开始留意报纸上的招生广告。当看到一所大学招收插班生时,他背起行李,一个人前往上海报考。当时交通落后,他一路辗转到达学校时,发现考试已经结束好几天了。张镜予最后找到教务主任,陈述了赶考的经过,才被准予补试。

1937年印行的《升学指南》,是一本填报高考志愿的指导书。书中介绍了二十多所大学的详细情况,包括所设学科、毕业年限、学费等。以国立山东大学为例,学费16元、住宿费10元、膳费60元、书籍文具费50元、体育费4元、其他费用54元,再加上一次性交纳的预存赔偿费10元、制服费20元等,每年至少需要200元。另外一所国立大学交通大学,新生入学时,需要交纳学费、住宿费、膳费71.3元,此外还要交存储费10元、图书馆费10元、体育馆费15元、服装费35元等,和国立山东大学的费用差不多。

读私立大学的花费要高一些,比如私立齐鲁大学,1937年文、理、医三科的学费分别是35、40、50元,比国立山东大学高了一倍以上。其他费用如果按照公立大学的标准计算,私立大学一年约需240元以上。我们可能对这个数字没什么概念,和当时的收入做下比较就清楚了。1935年,青岛市私立小学教职工的月薪在30元左右,年收入在360元左右。这样一个在当时属于中等的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就需要花去家庭收入的一半左右,为数更多的农民和普通市民,其负担更是可想而知。

很多人为了读大学想尽了办法。1935年,刚毕业的大学生赵竹光回忆了自己读大学的艰辛。中学毕业后,他的家庭要求他与一个素未谋面的女子结婚。赵竹光不想这么年轻就放弃学业,于是含泪恳求退婚,但长辈不允。无奈,赵竹光离家出走,好不容易从朋友处借到了300元。他靠这笔钱,考入了上海的沪江大学,并撑过了第一学年;第二年,赵竹光的叔叔给他寄来一些钱,他又通过勤工俭学不时贴补,艰难度过;第三、四年,头脑灵活又勤奋肯干的赵竹光依靠自己的所学,为商务印书馆著译文章。学习之余,他每天工作十二小时,出版了两本书,凭借版税完成了大学学业。大学四年,他经常只能靠大饼度日,而没有任何菜蔬;兜里连乘坐电车的一个铜板都掏不出来也是常事。

1945年以后,国内物价飞涨,大学费用也水涨船高。1947年,中国青年互助会编印了《升学指导丛书》,其中的第一册是《最近全国公私立专科以上学校概况一览》。这本书厚达299页,分为甲、乙两部分。甲篇介绍文、理、法、工、农、商、医、师范八个主要学科的学习内容、所含专业,报考时的注意事项等。乙篇介绍国立大学、私立大学,国、省、私立独立学院,国、省、私立专科学校等八类,共二百余所高校的详细情况,供考生填报志愿之用。1947年的下半学期,国立山东大学的学费涨到了5000元、体育费为10000元、杂费为50000元。费用上涨,但人们的收入并没有一同增加,普通人读大学更难了。

1945年出版的《时代学生》杂志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复旦大学一位笔名叫佐若尼的新生,原本是小学教员,家境清贫,身无分文。入学后,第一学期1500元的学费就让他犯了难,借贷无门的他只能求助自己的姐姐,姐姐叹息着说:“唉,这样的家境,怎能念书?”但骨肉情深,最后还是东拼西凑把学费交到了弟弟的手里。没想到第二学期,学费突然涨到了7000元,佐若尼虽然申请到了3000元的清寒学生助学金,但剩下的4000元还是要再次求助姐姐。佐若尼感叹说:“这四年的大学过程不知将如何度过,我知道和我有着同样遭遇的人,一定不少。”

另一个名叫陈伟的学生,因为家境困难,不得不半工半读。他上午在一所大学里读土木工程;下了课,就要搭乘电车,到一家商号噼里啪啦打算盘处理财务;到了深夜,才能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很少有时间温习功课。

标签: